“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电专业教学为例

期次:第416期    作者:□文学院 秦香丽   查看:82

本文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广电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以“文本细读”为核心理念,以探究式教学为基本模式,以文学鉴赏能力为评判标准,探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的可能性路径。

一、文本细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的授课对象基本上是大一新生,对文学鉴赏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尚不了解。课程教学中相对可行的路径便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需重视三个问题。第一,正确对待“文本”。“文本”是开放的,而非静止的,它需要被发现,被照亮;第二,阅读主体“我”的在场,拒绝“人云亦云”,拒绝工具式的理论批评;第三,敢于质疑,带着问题意识,寻找文本的裂隙,合理 “误读”。基于此,教学过程可视为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应的,教学方案调整为:“学生阅读文本、反馈问题(由学委于上课前一天汇总提交)———教师二次备课———课堂研讨———深度解析并答疑”。此种设计,将创造性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注重学生阅读思考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和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不言而喻,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而言,探究式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及人文素养。

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创设情境,聚焦有效问题;第三,教师要适时引导,层层推进。在操作上,本人先将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整理,明确学生困惑的焦点所在,确定每堂课讨论的主题。在时间分配上,基本采取1:1的比例,第一节课给学生自由讨论,第二节课由本人解析并答疑。学生善疑善问,教师有的放矢,打破既往的阅读惯性和审美惯性,这对社会转型期的作品赏析尤其重要。

除课堂讨论外,探究式课堂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还原历史,打破时空界限,引导学生自由进出文本。

三、文学鉴赏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

既然是文学鉴赏课程,其评价标准自然是鉴赏能力,主要体现在“讲”“评”“问”“考”四个方面。

“讲”即登台讲课。从第九周开始,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分工,择取教材篇目,让学生登台试讲(10分钟左右),学生讲、教师评,师生共同研讨。经过为期五周锻炼,学生的讲课从“肤浅的三段论(作家、作品、艺术特色)”“‘作家=作品’的狭隘理解”“照本宣科”,到注重文本细部,强调阅读感受,赏析能力大幅度提升。

“评”即文学赏析。每月提交一次读书报告,难度成阶梯式增长。第一个月“好书推介”,自行推荐一部经典名作并阐释其推荐理由。第二个月“经典重读”,范围缩小至中国现当代文学,行文要求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地回答“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你认为最好的部分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之处?”三个问题。第三个月“新作快评”,要求呈现文学批评的三层次(文本细读、知人论世、文学史视野)。

“问”即问卷调查。设计问卷,不断调整教改思路,推进教学改革纵深发展。调查显示,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文学素养的提升层面仍需加强。

“考”即课程考核。提高平时成绩比重,由原来的30%提至40%,并在期末考试时加大文学鉴赏试题的比重,直接选取教材没有的经典篇目加以赏析,并加大其分值(提升至40分)。

事实上,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讲,阅读艺术的习得需要长期的训练,而“文本细读”与“探究式教学”乃必经之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