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读书人生

    40年读书人生   19781978年,我小学四年级。  此前的记忆很少,主要是饥饿。  每年总有几个时间段,家里的粮食不够,面糊糊怎么也吃不饱。  这时候,父亲就要想办法去借粮。亲戚朋友的家境都差不多,哪里有粮食借。  幸好,父亲有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村里的吴主任扔下一小袋麦子,说:“家里没有粮食了吧,不要饿了孩子。”还有一次,镇上卫生院的蒋先生送来一袋大米,说:“给孩子吃吧。”  饥饿有时候也是动力。父亲常常说:想不挨饿吗?好好读书,文化程度高一点,做了干部就不挨饿了。  我小时候最羡慕的是村干部,冬天喝了酒吃了羊肉,脸通红,一说话满嘴的油。  父亲的教育很管用,我从小学习很好,基本上每门课都考第一。我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做干部,不要像父亲一样做农民吃不饱饭。  1986年高考,我录取在科学社会主义系,估摸这个专业将来出来是做干部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可惜造化弄人,20年同学聚会时我发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干部。教师只有三个,而我就是三个教师之一。  我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县中小学弟,笔名管平潮,老家通州平潮镇人。他在少年时觉得镇干部很威风,所以起了这么个笔名。他也没有做成镇干部,现在成了华语仙侠小说的泰斗,《仙剑奇侠传》系列就出自他手。19881988年,我在山东读大学。  1986年,我考入山东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我的兴趣在于文史,对政治理论兴趣不是太大。  有一位老师叫吴晋生,鼓励我们多读书,他说大学里要什么书都读。年轻时体力充沛,要读最难的书。于是,我去读 《周易》、《尚书》、《四书章句集注》、《庄子集解》,硬着头皮读下来了。《理想国》、《金刚经》、《坛经》、《地藏经》也是在那时候读下来的。  大学住混合宿舍,所遇皆奇才。一位上届的学兄,邱老,读书得法,知识面很广,对于音韵、训诂、目录学特别通,可惜考研英语考不过,现在成了名律师。还有一位王老,对于马恩原著特别精通,后来他在中山大学、中央财大等校任教,在学界颇有地位。  大学期间,非常有幸认识了第二位领路人锋兄。我86年读本科,锋兄免试读研,导师是山大的书记张乐岭先生。  我是那种不贤识小的平庸之人,读书但求快乐,没有目标。大学时期没有人管,天天读武侠小说。校门口有个老头子出租武侠小说,5分钱读一本,我有空就去坐半天读两本。开始读金庸、古龙、梁羽生,后来读卧龙生、陈青云、武林樵子,最后实在没得读了,连金庸巨和古龙名的书也读得津津有味。  在我沉迷于武侠世界的时候,锋兄及时提醒我读一点原著,不要漫无目的乱读一气,浪费精力。我后来的一点点理论基础,与锋兄的指点有关系。19981998年,我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  此前的1996年,我考入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导师是陈卫平先生。陈老师给我的教导是围绕问题写文章,硕士论文我写《水浒传》忠义思想,第一稿写了10多万字,被陈老师全部划掉。陈老师说最多的是:你说的是什么问题?我后来写东西特别注重问题意识,与陈老师的教育有关。  到华师读书之后,开始领略到学术的尊严。哲学系名师如云,在我心中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在各位先生身上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博大和优美。  我们这一届同学中不少都是有趣的人。中哲专业六个人,其中有一位有鬼君,整天沉迷于巫术研究,现在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鬼文化传家,在网络上影响很大。班上还有一位同学,后来留在师大,成了大学者,据说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了几篇论文,当时就觉得他看得书比一般人要深一点,言必称康德。  美女教授杨雨,也是我们一个班的。她34岁评上教授,入选千人计划,多次登上百家讲坛。我这个人不知怜香惜玉,每次讨论意见必与她相反。以至于丁先生有一次说:你能不能对女同学客气一点?  有鬼君后来去了出版社,他第一本责编的书就是我的 《趣味哲学》,这本书前后三个版本印刷了近30次。20082008年,我40岁,那一年评上了教授职称。  为了评职称,2003年秋天,我再次考到华师大,继续师从陈卫平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在陈老师学生中,我的资质一般,信心不太足。陈老师跟我讲他在北大荒割麦子的经历,说了六个字: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终会成功。我的选题是“先秦儒家圣人论”,后来我以学生身份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社科基金的资助,以及香港某个基金会的资助。  博士期间,围绕选题阅读了不少典籍,一字一句反复阅读,感觉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较以往有所加深。  博士期间,认识了两个牛人同学。一位姓王,历史系的博士生,史料功夫很好,只要我说出问题,他都能提供很有价值的史料。另一位是同专业的老刘,我与他同宿舍三年,情同手足。老刘以工作多年的中专生身份参加高考,能考上华师大已是奇迹。考上以后推免获硕博连读,学业一直最好。他精通英语,兼通德语、希腊语、日语,学习勤奋还有规律,是我平生所见学习能力最强的人。  2007年一年,我出版了两部专著,发表了7篇C刊论文,后来顺利评上了教授职称。20182018年,出版了两本书,《核心价值观微阅读》与《纪律微阅读》。  2008年以后,没有了拿学位和评职称的压力,读书写作变得相对轻松。2009年左右,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姓马,已经在一家出版社做主要领导,跟我商量能不能合作出一点东西。当时,我在上海古籍的合作编辑有鬼君已从出版社调到报社,我也需要新的合作伙伴。所以,跟马同学讲,出一套解读四大名著的书。  马同学的出版社,没有通过我的选题。他把我的样稿转给了丁同学,当年的大眼睛小姑娘已经成了国家出版奖获得者,还是一家大社的重要领导。丁同学把她手下年轻编辑王海涛介绍给我,我们陆续做出了《神经:西游成功学》、《盗理:水浒潜规则》、《君道:三国用人术》,这些书出版后获得了领导和读者的好评。各读书期刊的社长或总编推荐栏目,经常出现我们的书,一些排行榜也经常推荐。2014年,这几本书的繁体字版权被台湾龙图腾集团购买,读者反映亦好。  2013年寒假前,我发现不少学生都在看手机上的文章,觉得未来手机阅读会越来越普遍。手机阅读的特点是碎片化、趣味化。当时,学校鼓励教师研究廉政文化,我就做了一本《廉政微阅读》给海涛,这本书成为了当当网廉政板块的畅销书,现在已经重印了6次。接下来,我们又陆续推出了《家风微阅读》,重印6次。《纪律微阅读》、《核心价值观微阅读》,也都反映较好,经常为各地党政机关推荐阅读。在这期间,我还参与主编了 《简明廉政词典》,这是国内首部相关领域的工具书。我和海涛已经合作了10本书,接下来还有一系列设想即将落实,这在出版圈子里也是很少的事情。  2015年到2016年期间,我在头条注册“云雷国学”公众号,介绍传统文化,不久成为签约作者,网络写作节奏比较快,写了一年,感觉知识储备和体力都难以为继,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阵地。后来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一默如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感觉比头条更好一点。  有人问我,写文章赚不赚钱。我说,肯定不赚钱。还有人问,写文章苦不苦。我觉得不苦,读和写都是在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  敲着键盘,文字变成句子,句子流淌成段落,漫布整个屏幕。这个时候,我的精神是自由的。

  • 感谢高考

    感谢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大学其实也招生的。  不过,那些能够上大学的,一定是根正苗红的青年人。大学与我肯定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尽管我也渴望读书,我的成绩也不错。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四类分子”家庭,父亲的成分是富农。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各地标准也不一样(资料显示,江西省土改时富农标准一般是拥有12亩左右的农田,人均约3亩不到)。但一般而言,其拥有的土地数量,除了自己耕种以外,还大约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过来而雇工耕作者就被划为富农。  正是因为当时爷爷家里有几十亩土地,父亲顶着富农这个帽子,不仅让我从小备受歧视,我的升学之路也是异常艰辛。差不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每个学期,语文老师都要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的家史》。那些家庭成分好的同学,一般都是写自己的爷爷奶奶怎么受尽地主老财的剥削,到地主家讨饭,被地主婆放出来的恶狗咬伤,我只能绞尽脑汁,想象自己的爷爷奶奶当年如何剥削贫下中农,如何放恶狗咬伤那些讨饭的穷人。  因为家庭出身富农,我在小升初时就出了一些状况。尽管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就是没有资格上初中。后来,母亲求爷爷拜奶奶,我跌跌爬爬总算进了公社的中学上初中。初中毕业之后,能否上高中再度成为一个问题,还是母亲托人找关系,把我弄到附近的立发乡,总算圆了我的高中梦。这一年,正好是1977年,恢复高考。  农村的日子异常艰苦,温饱问题每天都困扰着我。一个月不见一点荤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衣服都是打了补丁的,鞋子也是露着脚趾的,“打了春赤脚奔”就是我们儿时的真实写照。看到城里的人有班上,有工资拿,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我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高考,就是我们能成为城里人的唯一通道。  正因为如此,当年我们努力读书,期盼着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城里人。填报高考志愿根本不挑什么学校好,也不挑什么专业。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一所学校能够录取我,改变我的农村户口,能够吃上“皇粮”。  我在高一那年得了脑膜炎,智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后来参加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只是勉强达到了中专录取分数线。我填报了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卫校护理专业和检验专业,这在今天的某些家长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我被通医附院卫校录取,学的是医学检验专业。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改变个人命运的起点,也让我们全家都看到了希望。  假如没有高考,我如今在哪里,又在从事什么工作,一切都是未知数。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的命运将要比现在坎坷许多。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上接第一版)那时市场上的羊绒价格昂贵,1吨羊绒可卖到75万元。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羊绒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年产量的八成,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供应商为了更多地赚取利润,往往会以次充好,使用各种方法增加羊绒销售量。严雪峰提出从源头上严把原料进口关。他帮助企业建立了羊绒检测实验室,并培训了一批实验员,凡是进来的原料,都要先通过企业内部检测再核算付款,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公司损失,也有效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  “这样不仅带动了企业的创新研究,也使我们的研究方向更接地气。”实验室成员季涛教授说。在长期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实践中,通大纺织团队先后完成各类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指导十余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提升了企业向高端智能转型的技术含金量。  今年教师节前夕,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来到研究中心,对中心建设寄予厚望:“要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示范效应,使之成为推动南通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着力协同创新打好平台建设“组合拳”  在今年召开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全体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江苏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江苏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号角,也给身为江苏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江苏高端纺织业现已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江苏是纺织大省,但还不是纺织强省。”面对江苏纺织行业发展现状,高强直言不讳。走进纺织“智”时代,学科的单打独斗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需求,“推进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要发挥协同的力量,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高强说。  事实上,作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主任单位,我校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直在协同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在校内,实验室打造了一支开放式、共享型、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在纺织学科领域,整合了纺织、非织造、服装、轻化、染整等专业方向的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吸收了化工学院、理学院、交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体科院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参与课题研究。此外,根据课题需要,实验室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加入研发团队,并引进国内知名企业进驻实验室。  “四驾马车”并行,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创新力。近几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火矩计划———产业用纺织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  在校外,实验室联合兄弟院校、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一流企业开展产业协同创新。针对纺织新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实验室策划并牵头筹建了聚酰亚胺纤维应用技术联盟,把纤维生产、纤维纺织加工、服装生产三种类型的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一举措备受企业的推崇,一些在纺纱、织布中遇到的静电、条干、毛羽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也使得产品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  提及联盟成立的初衷,高强坦言,“我们所需要的联盟,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不相重叠的企业从源头到应用进行全链条、一体化的规划和设计,从而衔接好上下游的关系,解决纺织、应急防护等相关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真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助力国家战略当好军民融合“护卫队”  上世纪90年代,防护服的防毒时间问题一度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一般欧洲制造的防护服防毒时间为24小时,而国内的防护服防毒时间只有6小时。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团队着手研制开发球形活性炭防毒服和活性炭纤维防毒服,并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分别从复合技术研究和原材料两方面进行攻关。经过三年研究,不仅解决了我国防护服防毒时间问题,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防护服的透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也给通大人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去年12月,由我校牵头、联合十余家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是一个全链条式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我校纺织团队致力协同创新结出的重要硕果。  安全与防护用复合材料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东部沿海地区各省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研究中心围绕核生化防护复合材料、防辐射复合材料、防机械伤害复合材料、热防护复合材料、医用防护复合材料和智能可穿戴装备自主开发了多项技术。例如:采用球形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开发出一系列生化防护纺织品;在炭材料的复合技术、涂覆技术、防护机理及评价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基布选择、涂胶种类和数量、喷涂技术以及工艺与材料适配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此外,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的多层软质防机械伤害材料,在国内同等防护级别材料中重量轻,背衬最大凹陷小,有效降低了冲击伤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国家创新平台和先进的科研技术,研究中心还先后完成际华集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委托项目多项,承担新一代特种装备重大核心技术研发等。有力回应了这一时代命题。  围绕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安全与防护产业特色,形成一体化产业创新链,集聚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打造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促进安全与防护产业的发展,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这是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愿景,也是通大纺织团队锲而不舍的追求目标。  “科研工作者要比别人活得更加神气,如果我们每一个小人物都把自己的小事做好,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国家的大事。”高强信心满怀地说。(陈 妍)

  • 日日新

    日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题记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每次的变化都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长久以往,在日积月累中,便又能生出新的变化来。兴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经过四十年的洗礼,教育改革的成果惠及到越来越多的学子。“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当我背着小书包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未来的参与者。  我在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并没有多媒体设备。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才会把我们领到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只要能到这里上课,大家都特别的开心。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淡绿色的桌椅,投影屏上生动的画面……无一不在调动着大家的兴趣,仿佛知识都变得简单明了。后来大概到了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新建了几间音乐教室,也有了专门的美术室,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在放学后,结成不同的兴趣小组,想学什么便去学些什么,不断发展着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我踏进初中的大门时,讲桌已经由木制的换成铁制的了,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的多媒体设备了。教学设备的信息化与现代化,让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拓展教学的内容,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除课本之外的知识。而到现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则更为普遍。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了94%,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之前的不到40%增加到87%。除此之外,还有一直在变大的图书馆。我在去南通市少儿图书馆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发现这里有适合各个阶段的儿童阅读的读本,从绘本画报到拼音识字、从文学历史到军事科技、从纸质读本到电子iPad阅读,琳琅满目。每逢周末,会有很多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阅读。  网上有一个很热的话题,“一毕业,学校就会搞装修。”想想我们毕业以后,学校又换新桌椅了,教室投影仪变电子屏了,体育器材又增加新的了,花园里还装小秋千了……这是每届的学生都有的感慨。其实细想想,学校的每一天都在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校园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们的教育发展每一天也都是更好的。  现在的我,已经是南通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了,我依然能更明晰地感受到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南通大学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集聚高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好老师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通大,我们既能聆听到国际知名教授对我们的殷殷期盼和谆谆教导,也能看到全国顶尖学术专家的身影。身为张謇书院的我们,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提高专业素质,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不负韶光,不负理想。  每年暑假,我们学校都会有很多同学去参加省政府奖学金支持的暑期境外交流学习项目。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小伙伴们有的去波士顿大学交流、有的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从他们发在朋友圈里的心得和照片来看,利用暑假“走”世界,收获还真不小。我的朋友小张从剑桥大学学习回来后跟我讲,暑期短短十几天的学习,每天都是富有朝气和能量的。上课时老师们多以互动式教学体验为主,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老师们和蔼有趣,用优雅的举止、良好的修养为他们授业解惑。他们有时候也会坐下来聊聊天,聊聊彼此的信念和价值观。在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眼界,逐步培养一种国际视野。正是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可以走出国门去求学的机会,能不断地学习他人的长处,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理论实践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每年也会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们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在这里,有校园多元文化交流日,我们能看到在文化交流时绽放的和谐魅力之美;在这里,有通大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我们能感受到语言是情感交流的桥梁。随着通大留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七百多名留学生来我们学校学习汉语,大家以汉语的名义,以友谊的名义在此相聚。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国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回首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教育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一点一滴不断积累着,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每一个努力求学的人都有机会去绽放出彩的人生。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个体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更是关乎国家的弘盛和民族的复兴。这四十年一路走来,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看到了教育在日日新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一小步、一小步,又一大步。(中文161 李 扬)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夕阳枫貌